防疫运行两手抓 暑运雷雨进行时

主要服务对象为大宗产业链条的贸易商、上游与终端客户,为产业用户解决资金管理、风险控制等问题。

(2)上周焦煤现货价格大涨5.5%,印证了我们上周的观点。我们持续看好4季度煤炭板块的整体市场表现。

防疫运行两手抓 暑运雷雨进行时

(5)六大电日均耗煤56.5万吨,周降6.6%。目前夏季用电高峰期已过,冬季取暖用电高峰期还未到来,9月份属于动力煤需求的季节性淡季,六大电上周日均耗煤56.5万吨,周降6.6%。京唐港主焦煤库提价960元/吨,周涨5.5%。综合以上因素,我们认为本周焦煤价格仍将保持上行,但涨幅会相对收窄。近期钢材价格下跌严重,螺纹钢价格已经逼近成本线,同时近几月不降反增的钢产量给去产能造成了较大压力,在利润下滑和去产能政策的压力下,预计近期钢产量将有所下降

(3)秦皇岛港动力煤平仓价549元/吨,周涨0.9%。(3)上周动力煤周环比微涨0.9%,结束了高速上涨趋势,亦印证了我们上周的判断。第二大抑制因素对增产的担忧,随着日增产计划的细则落实下来,过分的担忧也可慢慢消除。

事实上,煤炭价格的猛涨从7月份就已经开始了特别是在2014年油价大幅走低之后,整个能源板块的估值中枢也随之大幅拉低。为什么一向紧盯煤价的煤炭股却几乎无视煤价的飙升呢?煤炭,被很多客官视为夕阳产业,不仅因为其燃烧产生的大量雾霾与绿色发展的理念相背离,而且随着替代能源的不断发展,其前景确实令人担忧。此外,对煤炭行业增产的担忧也不绝于耳。

自8月中旬开始,环渤海动力煤价格呈现猛涨态势,单周涨幅一度突破指数发布以来的最高水平。第二大抑制因素对增产的担忧,随着日增产计划的细则落实下来,过分的担忧也可慢慢消除。

防疫运行两手抓 暑运雷雨进行时

自7月初至今,焦煤价格已经累计反弹约42%,而动力煤价格已经累计反弹约28%。只要市场对煤炭市场的这两大疑虑能够得到消除或降低,煤炭板块就是有可能随着煤价的飙升实现一轮补涨的地方。为什么煤炭股对这一轮煤价的飙升几乎毫无反应?最重要的制约因素是油价从年初的30美金/桶恢复到50美金/桶之后一直震荡下行,并未有什么起色。于是乎,煤炭自2014年以来,就成为A股最受冷落的角落之一。

当大家还在过节的时候,四大煤企神华、中煤、同煤、伊泰也不约而同地调高了煤价,都将10月份的5500大卡下水煤长协价格上调至548元/吨,这次调整涨幅也创下了历史新高。第一个抑制因素油价震荡下行似乎随着OPEC限产协议的达成而逐渐消散,至少市场上目前是比较认可这一逻辑的。9月28日,秦皇岛海运煤炭交易市场发布的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于561元/吨,与上期相比上涨了7元/吨,截止本期,指数价格已经连续十四期上涨,本期则再次刷新年内最高纪录。油价起不来,整个能源板块的估值就受到抑制,煤企股也不太可能走出独立的一波行情。

煤企股潜在的补涨需求一边是煤炭价格在一个季度内飙升28%-43%,另一边是不为所动的煤企股价跑输大盘。毕竟,发改委9. 23会议再次明确去产能和276天限产政策不动摇,只是决定启动日 增产50万吨的一级响应机制,并没有更严厉增产限价政策出台。

防疫运行两手抓 暑运雷雨进行时

事实上,煤炭价格的猛涨从7月份就已经开始了。在这次调价之前,应相关部门要求,四家大型煤企未跟随市场快速上调下水煤长协价,此次大幅上涨是对前期低价的修正。

我们看到,7月份之后,煤炭板块仅上涨了10%,剔除掉蒙古能源这种暴涨80%以上的老千股外,煤炭板块的涨幅肯定是远低于10%的,也远远跑输大盘,因为恒指在此期间上涨了14%。煤价一路飙升了一个季度,但煤炭企业的股价却表现得极为淡定,几乎不为所动。凭着这远低于市场预期的增产计划的落实,相信市场的这一前期疑虑也会渐渐消散。9月8日会议结束后,三级响应机制包含晋、陕、蒙53座煤矿合计产能5.1亿吨,日增产20万吨;二级响应机制包含晋、陕、蒙、鲁、豫、皖、苏的66个煤矿合计产能5.9亿吨;三级响应与二级响应累计增产约360万;其中74座先进产能煤矿合计产能6.5亿吨,自9月23日会议结束后,74个先进产能矿井可以日增产50万吨,累计增产约350万吨;即9月份累计增产月710万吨过去数年,煤价因产能过剩而持续低迷,故中央致力淘汰落后产能,控制煤炭产量。预期在内地復市下,有利资金流入港股,相信下周恒指可上破24000。

澳洲亦将2016年焦煤均价预期上调16%,反映中国对煤炭的需求强劲,煤炭行业或见底復甦。内地本周亦会公布货币供应及贸易数据。

而环渤海动力煤指数升到每吨561人民币,创两年半新高,可见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见成效。(笔者为证监会持牌人士及笔者未持有上述股份)。

短期内,相信有更多煤炭公司可获批增产,包括中煤、兖州煤业等,增产可望带动煤企收入及毛利上升,支持煤炭股价走势继续造好。A股下周一復市,港股通于周二重启,留意北水流入情况,或对大市带来支持。

煤炭需求上升,导致部分地区供应紧张,为满足冬储煤的实际需要,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国家煤矿安监局近日发布《关于适度增加先进产能投放、保障今冬明春煤炭稳定供应的通知》,有条件释放部分煤炭先进产能,当中,神华获批9月份有条件增产,月度允许最大增量合计为279万吨,股价踏入第三季以来累升逾三成。随着内地踏入冬季,市场憧憬煤炭需求上升,相信煤炭价回稳。神华、中煤、同煤、伊泰四大国内煤企早前提高用于发电的动力煤价,将10月的5500大卡下水煤价上调至每吨548元人民币,每吨提价88元,涨幅创歷史新高该行预计中期煤炭价格每吨为450元人民币。

若今年冬天较预期寒冷,水泥业及钢铁业的负面因素将抵销能源的正面需求。麦格理表示,上调秦皇岛2016╱17╱18年煤价预测,分别升9%╱21%╱14%,以反映政府需求干预等。

而中煤能源(01898)仍是行业首选,该行相信中煤能源今年首9个月可录得按年扭亏为盈,中期外购煤及交通费将持续下降。主要因为拉尼娜出现后市场预计2016年可能会出现厄尔尼诺现象,该行认为这是一种错误理解。

兖州煤业(01171)将受惠于焦煤,预计短期内较同行受惠,不过长期仍面临内蒙古煤炭产能问题。麦格理指,根据研究,中国能源行业对煤的需求,预计今年冬天较其他季节将升2-15%。

麦格里近日发表研报表示,市场普遍认为继预计2015年出现30年来最冷气候之后,今年冬天将再次出现异常寒冷的现象。不过,事实上该行相信基于8月份的高基数影响下,今年冬天对煤的需求持续改善的空间有限。该行预计2016年煤使用量将按年升6%,而水泥及钢铁业季节性需求与2012-15年相当,能源产量由8月份进一步提高。该行相信中央政府有意推出276天工作日的政策,以保持煤价水平让大型生产商有盈利,同时避免小型煤商的积极扩张。

但水泥及钢铁业的需求,将分别减少10-31%及4%。麦格理指,中国神华将继续面对能源及铁路业挑战。

根据澳大利亚气象局数据显示,拉尼娜出现后导致厄尔尼诺出现的几率为40%此外,对于由于大量此类在建煤矿、且置换产能指标严重不够的企业或将通过关闭去产能任务之外的方案来置换,预计规模大约有3000万吨,按上面相同比例(1.1:1)核算,将有2700多万吨违法违规在建煤矿将被置换出来。

直至7月底,《关于实施减量置换严控煤炭新增产能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16〕1602号)发布,将煤炭去产能过程中在建煤矿出路问题从政策层面上给出了解决路径。2016年底在建煤矿或将有8000万吨产能可释放产量2016年全国煤炭去产能任务是2.5亿吨,据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观察,当前地方与国家签订的任务责任目标明显超过2.5亿吨,这部分产能都是在籍的生产煤矿,可作为减量置换的指标。

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杭州市政协委员建议:能否在西湖投放太阳能游船